Greenmaple

中國地方政府審計報告 假帳問題再現、虛報數百億收入

上證指數跌跌不休 中國官媒《人民日報》發文稱「樂觀向上的氛圍」引熱議 cars parked in front of red and brown building
上證指數跌跌不休 中國官媒《人民日報》發文稱「樂觀向上的氛圍」引熱議 Photo by Nick Fewings on Unsplash

中國各地政府2023年的審計報告近日陸續出爐,有中國媒體報導稱,數據顯示中國各地「作假帳」、「虛報財政收入」的情況又再次顯現,據稱部分地方政府的收入虛報規模達到數百億元(人民幣,下同),讓中國經濟健全度再受質疑。

中國媒體《第一財經》週二(8月20日)報導指出,中國地方政府虛報財政收入已經是個「老問題」,而地方官員浮報收入主要是為了獲得更好的政績,因為財政收入成長是地方政府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

然而,中國各地政府近年財政收支缺口不斷擴大,在預算收支難以平衡的情況下,地方政府藉虛增財政收入、人為調節收入徵收進度等手法來掩蓋實際財政情況。

報導引述數據指出,廣東省、河北省、四川省、青海省、遼寧省與內蒙古自治區的審計報告都顯示,當地部分縣市政府財務造假的情形。

以廣東省為例,共有3個縣及3個市以國有企業購買國有資產等方式,增加財政收入171.01億元;河北省審計報告也顯示有1個市及7個縣,藉虛假處置公益性資產、多繳國有資本經營收益或罰沒收入等方式,虛增財政收入24.95億元。其餘還有多的省的地方政府虛報數百至數千萬不等的收入。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施正文分析指出,虛增財政收入掩蓋真實財政收入、隱瞞實際財政赤字的行為,都加劇了地方財政的風險,會讓中央難以判斷真實財政狀況,可能對國家決策造成誤導,同時也損害政府公信力。

|延伸閱讀|紀念鄧小平冥誕120週年 共軍聚焦習近平核心地位

相關標籤
Klook.com
Facebook

熱門話題

推薦閱讀
搜尋
A white pill on a blue background
VOCO 提供您語音新聞的新選擇,同時賺取金幣、兌換商品

© 2022 VOCO Media – All Rights Reserved.

A white pill on a blue background
VOCO 提供您語音新聞的新選擇,同時賺取金幣、兌換商品

VOCO News 向世界傳播各種新聞,包括時事、體育、娛樂、社區新聞和專業出版物,觀眾可以通過他們的視角更好地了解世界。

Newsletter

Sign up to our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