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陰霾的籠罩下,中國一線城市消費也出現明顯降級。為了應對有關情況,上海市政府週三(9月25日)宣布將投入市級財政資金5億元(下同,人民幣),並依照各領域消費佔比和市民需求發放消費券。
綜合中國大陸媒體報導,這筆經費將投入在「餐飲、住宿、電影、體育」四大領域,並自本週六(28日)起開始發放第一批「樂·上海」服務消費券。詳細資金分配則為餐飲3.6億元、住宿9000萬元、電影3000萬元、體育2000萬元。
報導指出,消費券將採先到先得的方式領取,並有設定「消費門檻」,滿額才能減免。以電影消費券為例,每張票可抵用20元或30元,餐飲消費券則有滿300減50、滿500減100、滿800減200、滿1000減300四種。
此外,住宿消費券為滿300減50、滿600減130、滿900減220、滿1200減300;體育消費券則有六種,最低為滿10減5,最高則是滿200減80,另還有發放游泳、羽毛球、冰雪運動等專項券。
上海市府的這項政策反映中國經濟復甦之路上遭遇的通貨緊縮與消費不振障礙,近期的數據也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四個個一線城市都出現消費降級,降級幅度甚至比許多二線、三線城市還嚴重。
中國官方數據顯示,今年 1 至 7 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 3.5%,但上海為 -2.8%。若單看一個月,上海 7 月的社零總額年增率為 -6.1%,6 月更是慘淡的 -9.4%。同樣在 6 月,北京社零總額年增率為 -6.3%、廣州 -9.3%、深圳則是 -2.2%。
《澎湃新聞》曾在8月報導分析,稱中國大城市消費放緩的背後原因是收入成長放緩。數據顯示,上海 2024 上半年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成長 4.2%,低於全國均值的 4.6%。此外,一線城市有許多科技和金融等行業的高薪職位,受當前降薪裁員潮影響也更大,因而消費降級更加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