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預言中國經濟衰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12年前著作引熱議

2024年諾貝爾獎壓軸獎項「經濟學獎」(Nobel Economics Prize)於週一(10月14日)揭曉,由美國經濟學家阿西莫格魯(Daron Acemoglu)、強森(Simon Johnson)和英國經濟學家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榮獲桂冠
2024年諾貝爾獎壓軸獎項「經濟學獎」(Nobel Economics Prize)於週一(10月14日)揭曉,由美國經濟學家阿西莫格魯(Daron Acemoglu)、強森(Simon Johnson)和英國經濟學家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榮獲桂冠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給土耳其裔美國經濟學家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和英國經濟學家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以及英國裔美國經濟學家強森(Simon Johnson)。其中,艾塞默魯與羅賓森在12年前出版的書中強調「國家的繁榮與否」不取決於氣候、地理或文化等外在條件,而是由其內部制度決定。該觀點似乎準確預測了中國現今的經濟發展,引起熱議。

|延伸閱讀:研究制度與經濟發展 3學者共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延伸閱讀:跟諾貝爾獎得主唱反調 AI教父:當前AI智能遠不如貓

香港作家馮睎乾於週二(10月15日)分享了上述兩人在2012年出版的《國家為什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一書。

馮睎乾表示,艾塞默魯與羅賓森認為,相比氣候、地理和文化等因素,政治和經濟制度才是決定一個國家是富是貧的關鍵。而內部制度可分為兩大類,一是促進國家繁榮的「廣納型制度」(inclusive institutions),另一是導致貧窮和衰敗的「榨取型制度」(extractive institutions)。

廣納型制度的特點在於政治權力多元分配,法律與秩序得以維持,市場公平運作,保障私有產權,從而激勵社會各階層積極生產、創新並分享經濟成果。在這樣的環境下,國家能不斷創新和發展,最終走向繁榮。

相比之下,榨取型制度則將政治和經濟權力集中於少數人手中,資源被少數菁英壟斷,民眾缺乏參與和動力,產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這種制度雖然能夠在短期內帶來經濟增長,但由於權力鬥爭和創新受阻,最終無法維持長期發展,導致經濟衰退。

馮睎乾進一步解讀,說到榨取型制度,相信很多人都會馬上想到中國大陸,而毫無疑問的是該國政治走的就是榨取型路線,「那為什麼又會發生近30年的『經濟奇蹟』呢?」2位作者在書中也作了解釋:「(中國)過去30年的成功增長,是因為它的經濟制度有一根本變化,從榨取制轉向顯著更包容的廣納制,但高度威權、榨取型的政治制度令這個廣納制變得更困難,而非更容易。」

馮睎乾直言,如今12年過去,中國經濟發展果然像艾塞默魯與羅賓森預言般逐漸「清零」,他們的理論再次得到印證,這個諾貝爾獎當之無愧。馮睎乾表示,「從今以後,如果有人跟你說『民主可以當飯吃嗎?』你不妨這樣答『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說可以』,而且他們精準地預言了,沒有民主的國家即使風光一時,最後還是要吃草!」

相關標籤
Facebook文章評論
推薦閱讀
搜尋
A white pill on a blue background
VOCO 提供您語音新聞的新選擇,同時賺取金幣、兌換商品

© 2022 VOCO Media – All Rights Reserved.

A white pill on a blue background
VOCO 提供您語音新聞的新選擇,同時賺取金幣、兌換商品

VOCO News 向世界傳播各種新聞,包括時事、體育、娛樂、社區新聞和專業出版物,觀眾可以通過他們的視角更好地了解世界。

Newsletter

Sign up to our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