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再下降,經濟 依然困難重重

中國出口已經連續第六個月下降,進一步表明,中國經濟成長在近期回升後依然困難重重。
在全球利率大幅上升以及烏克蘭和中東的戰爭拖累世界經濟的背景下,中國出口連續第六個月下降,這加大了中國政府增加國內支出的壓力。

這些數據進一步表明,中國經濟成長在近期回升後依然困難重重。 雖然中國官員在最近幾週擴大了刺激措施,表現為進口增加,但經濟學家表示,在房地產長期低迷擠壓投資和消費支出之際,中國政府需要在今年最後幾個月採取更多措施 來防止經濟再次放緩。

中國海關總署週二公佈,10月中國出口額降至2,750億美元,年減6.4%,降幅大於9月的6.2%。
出口的下降表明,由於消費者和企業都在應對成長放緩和借貸成本上升,全球對中國商品的需求受到抑制。 韓國和台灣等其他亞洲出口導向經濟體也連續數月報告了疲軟的出口數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簡稱IMF)預計,隨著各國央行大幅升息的影響逐漸顯現,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成長將放緩。 多數經濟學家目前預計,美國將勉強避免衰退,但預計未來幾個月的經濟成長將放緩。

對中國來說,出口疲軟意味著今年乃至2024年都需要依賴國內成長源來維持經濟發展。

要做到這一點一直是個挑戰。 在許多中國人都將個人財富投入其中的房地產行業,隨著政府尋求打擊過度投機行為,房地產投資正在萎縮。 這反過來又重創了消費,已受到疫情折磨的家庭繼續控制開支,試圖平穩度過房地產市場低迷期。

中國第二季經濟環比成長放緩至極低水平,但放寬購屋限制和降低利率等刺激措施幫助中國經濟在第三季小幅反彈。 今年前九個月,中國經濟成長了5.2%,預計將實現政府提出的全年成長5%左右的保守目標。 IMF週二表示,預計中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為5.4%,高於早先預測的5%,理由提到近期的政策措施和第三季的成長好於預期。

不過,最近的商業調查顯示,工廠訂單下降,建築和服務業活動放緩,顯示經濟仍未擺脫困境。 中國政府最近加大了刺激措施力度,新增數以十億美元計的專項債用於基礎設施項目,包括用於夏季洪災中受災地區的恢復重建。

10月進口成長了3%,結束了七個月連降局面。 經濟學家表示,這顯示中國政府的刺激措施正開始轉化為更健康的家庭和企業支出,但他們同時警告政府需要繼續採取刺激措施。

許多經濟學家預計還會有更多次降息和更多政府支出到來。 有些人主張減稅或為家庭提供其他直接財政援助,以刺激消費支出成長,但中國政府迄今對此類政策熱情不大,認為它們不會帶來持久的好處。

隨著中國國內經濟改善,預計未來幾個月進口將緩慢成長。 他們表示,出口下降趨勢可能會持續到明年年中前後。

相關標籤
Facebook

熱門話題

推薦閱讀
搜尋
A white pill on a blue background
VOCO 提供您語音新聞的新選擇,同時賺取金幣、兌換商品

© 2022 VOCO Media – All Rights Reserved.

A white pill on a blue background
VOCO 提供您語音新聞的新選擇,同時賺取金幣、兌換商品

VOCO News 向世界傳播各種新聞,包括時事、體育、娛樂、社區新聞和專業出版物,觀眾可以通過他們的視角更好地了解世界。

Newsletter

Sign up to our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