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無異狀卻罹患胃癌第4期?醫師這建議你不得不聽!

dextrose hanging on stainless steel IV stand
Photo by Marcelo Leal on Unsplash

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細菌,卻可能帶來致命威脅!台灣一名 40 多歲的女子兩年前因類風濕性關節炎就診時,發現體內感染了幽門桿菌,醫師當時建議她及時清除細菌,但她因胃部無異狀而未理會。兩年後,她再度回診時卻被診斷為胃癌第 4 期。而若回到當時,該如何預防這樣的悲劇?

台灣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近日在臉書(Facebook)發文,透露一名 40 多歲的女子因未及時清除幽門桿菌,最終確診為胃癌第 4 期,讓他感嘆錯失了預防的機會。

文章提到,這名女子兩年前曾因類風濕性關節炎就診,當時檢查發現她感染了幽門桿菌,劉醫師建議她服用兩週抗生素清除病菌,但女子因覺得胃部無異狀,未重視建議。

兩年後,該女子再度求診時,檢查結果顯示她已經罹患胃癌第 4 期,醫師只能建議她接受化療。女子後悔地表示,當時沒聽從醫師建議,現在只能面對無法挽回的局面。劉博仁醫師心痛表示,當時若採取早期治療或注意免疫力的調理,這場悲劇或許可以避免。

根據台灣國健署資料,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導致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80% 到 90% 的胃癌病例與其相關。國健署提醒,高風險族群應進行篩檢,及時除菌治療以降低胃癌風險。

在篩檢上,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說明,可以選擇非侵入式檢查,如碳13尿素吹氣法、糞便抗原檢查及血清學抽血檢查,若有上消化道不適症狀或胃癌高風險族群,則須經醫師評估後進行侵入式的胃鏡檢查,若檢測出為幽門螺旋桿菌陽性,務必至消化專科就醫,經由醫師評估後接受除菌治療。

另外,國健署也提醒,要遠離胃癌威脅,必須從生活做起,包括「健康飲食、良好飲食習慣、規律運動、遠離菸檳酒和及時檢查」,少吃醃製、煙燻食品及生食,多攝取新鮮蔬果,也要避免共杯、共食,養成使用公筷母匙的習慣。

相關標籤
Facebook

熱門話題

推薦閱讀
搜尋
A white pill on a blue background
VOCO 提供您語音新聞的新選擇,同時賺取金幣、兌換商品

© 2022 VOCO Media – All Rights Reserved.

A white pill on a blue background
VOCO 提供您語音新聞的新選擇,同時賺取金幣、兌換商品

VOCO News 向世界傳播各種新聞,包括時事、體育、娛樂、社區新聞和專業出版物,觀眾可以通過他們的視角更好地了解世界。

Newsletter

Sign up to our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