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馬桶上坐了好久,便意卻遲遲不來。 當你鉚足了勁兒,終於,突破了瓶頸,但菊花上隨之而來的一陣溫暖和濕潤,以及手紙上鮮紅的血跡……這些都在告訴你:有可能是痔病 惹得禍!
痔瘡,大概是很多人的難言之隱。 俗話說:「十男九痔,十女十痔。」雖然具體比例沒這麼高,但痔瘡確實是個困擾大眾的問題。 尤其是隨著大家的生活、運作方式的改變,久坐不動的情況越來越多,痔瘡的發生自然也越來越多。
01什麼是痔瘡?
那麼讓人談之色變的痔瘡,究竟是什麼?
其實,痔瘡的本質就是黏膜靜脈叢曲張形成的一個或好幾個靜脈團,看起來是比較鮮紅的顏色。 這個靜脈團,也就是我們自己所說的「小肉球」。 小肉球一旦出現往往很難自愈,嚴重時往往需要去醫院切除才行。
痔瘡可以分為內痔和外痔。 醫學上,通常以直腸和肛管之間的鋸齒狀分界線齒狀線為標準,將位於齒狀線以下的痔稱為外痔。 外痔,顧名思義就是位於肛門。 外痔的存在感通常都比較強,會讓肛門產生明顯的搔癢、疼痛、異物感。 一般來說,有外痔的人自己都會有感覺。
內痔通常位於直腸內,平常沒什麼存在感。 但如果你用力過猛,或對它有強烈刺激,那麼就有可能出血了。 內痔還有可能脫出肛門外,如果有破口或感染就會產生明顯的疼痛。
02痔瘡是怎麼形成的?
無論內痔或外痔,痔瘡大概是每個人都需要擔憂的問題。 畢竟,痔瘡的發生很可能與我們直立行走,以及習慣性下半身用力的習慣有關。
直立行走,讓人類得以解放雙手使用工具。 但直立行走同時也讓人類有了其他大部分物種都不會有的困擾——痔瘡。 直立時,重力會讓我們的內臟自然下墜,再加上我們總是習慣下下半身用力,給整個臀部的壓力都很大。 本就比較脆弱的直腸、肛門等部位很容易就不堪重負。
痔瘡的形成以及有些人後期變得嚴重,也與我們不好的生活習慣有關。
長時間的久坐或久站,會讓血液流到直腸就走不動了,淤積在此的血液會讓肛門部位過度充血,加劇痔瘡的嚴重程度。 習慣邊上廁所邊玩手機,在馬桶上一坐就是半小時,也會對我們的直腸、肛門部分造成比較大的壓力。 長此以往,就可能誘發痔瘡。
平時蔬果、膳食纖維吃得太少,導致腸道蠕動緩慢,排便不順暢,也會誘發痔瘡。 甚至平常水喝的太少,大便總是過乾,也會對肛門產生刺激。
至於吃辣,其實與痔瘡的形成並沒有直接關係。 但是辛辣的食物會刺激你的腸道,讓你長時間和馬桶相親相愛,可能間接地導致了痔瘡的發生。 如果你本來就有痔瘡,那麼你吃下去的辣食不僅會辣你的嘴,還會辣你的「菊花」。 畢竟,肛門部分的黏膜本就敏感,有著豐富的痛覺感受器,而「辣味」的本質就是痛覺,這些辛辣的食物自然也不會放過你菊部地區的這些黏膜。
因此,如果有痔瘡,盡量還是少吃辣,是真的會讓你痛不欲生啊!
03已經有痔瘡了該怎麼辦?
痔瘡確診需要經過醫師的指檢,如果懷疑自己得了痔瘡,或是出現了疑似痔瘡的問題,千萬不要自己治療。 一定要先去肛腸科確認後,再根據醫囑治療。 畢竟菊部地區的疾病除了痔瘡,還有肛裂、直腸癌等等,而且它們的症狀也有可能是疼痛、出血。
確診的痔瘡,並不是所有都需要切除。 一般來說,痔瘡對我們的正常生活不會造成特別大的影響,這種痔瘡往往不需要手術切除,日常生活中註意護理就可以。 例如改變久坐的習慣、建立更合理的飲食結構、坐浴清潔、減少排便時間等等都很有用。 針對血便症狀也可以使用藥物治療。
如果你的痔瘡已經嚴重到影響你的生活,那麼你確實可以去醫院切掉。 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切痔瘡並不是一勞永逸的。 如果你切掉之後繼續不健康的生活,痔瘡依然有可能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