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冷就手腳冰涼,從現在開始調,整個 冬天 都暖暖的!

不少人一到秋冬就手腳發涼,穿厚衣服、蓋厚被子也不易緩解,這種現象女性相對多見。

患有甲狀腺功能減退、席漢症候群、雷諾氏症候群、閉塞性脈管炎等疾病容易出現這種現象。

沒有上述疾病但天氣稍冷就出現手腳發涼者,採用中醫藥調理可收到較好的效果。

以下列舉手腳冰冷常見的四類證型,並推薦四道藥膳。

當歸生薑羊肉湯

脾腎陽虛者除了手腳冰涼,還有畏寒怕冷的表現,平常穿衣也比一般人多,容易腹瀉。

陽氣乃生命之本,溫煦身體是其重要功能之一。

若陽氣不足,無法運達手腳等肢體末梢部位,便會出現畏寒、手腳冰冷等現象。

治療需溫陽健脾,常用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右歸丸等。

源自《金匱要略》的當歸生薑羊肉湯是一道有名的溫陽食譜。

用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燉湯,有補益氣血、溫中散寒的功效,適宜手足不溫、腹中冷痛、畏寒喜暖者食用。

黃耆黨參烏雞湯

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如果氣血推動無力,加之感受寒邪,寒性凝滯收引,會使血液循環凝滯變慢,四肢末端血液供應減少,造成手腳冰冷。

這類人群不僅會出現手足冰涼,還可見氣短乏力、頭暈、面白神疲、失眠多夢、舌質淡、脈細弱等症狀。

治宜補益氣血,常用十全大補丸、八珍丸等大補氣血。

此類人群食療以補氣養血為原則,可用黃耆、黨參各15克,與烏雞共煲湯喝。

日常還可以用桂圓、紅棗、枸杞煮水代茶飲。

生薑紅棗茶

血虛寒凝型屬虛實夾雜,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就有「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的描述。 脈細欲絕是因為人體血虛不足,不能充盈血管;手足厥寒即四肢冰涼,是因寒氣凝滯造成,治療可用當歸四逆湯。

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洩瀉、手足不溫者還可以選用溫中健脾的附子理中丸。

此類人群食療可用生薑紅棗茶。

取薑15克,紅棗5~6顆。 生薑洗淨切塊,與紅棗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10~15分鐘,起鍋前可添加適量紅糖,每日盡量於上午代茶飲用。

生薑味辛可散寒,紅棗、紅糖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的功效,紅糖還能活血化瘀。

陳皮麥芽粥

肝氣鬱滯的人常因肝氣鬱遏在內,氣血無法達到四肢而出現手足冰冷、神情抑鬱、胸脅滿痛、口苦咽乾、舌苔白、脈弦等症狀。

此類患者可採用疏肝解鬱的方法進行治療。

《傷寒論》裡記載的四逆散就是專治此類證型的有名方劑,現代有中成藥四逆散可以直接服用,也可以用柴胡疏肝散等疏肝理氣的藥物。

此類人群食療可用陳皮麥芽粥,取生麥芽50克、陳皮10克、米100克,生麥芽、陳皮煮水,濾出藥渣,藥汁加入米煮粥食用。

相關標籤
Facebook

熱門話題

推薦閱讀
搜尋
A white pill on a blue background
VOCO 提供您語音新聞的新選擇,同時賺取金幣、兌換商品

© 2022 VOCO Media – All Rights Reserved.

A white pill on a blue background
VOCO 提供您語音新聞的新選擇,同時賺取金幣、兌換商品

VOCO News 向世界傳播各種新聞,包括時事、體育、娛樂、社區新聞和專業出版物,觀眾可以通過他們的視角更好地了解世界。

Newsletter

Sign up to our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