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到這樣的消息:
“隔夜的東西吃了致癌”
“吃了隔夜西瓜,出現急性腸胃炎”
……
不少人看到這類消息,心中都會產生一些恐懼。 那麼隔夜食品到底能不能吃呢? 吃不完的飯菜又該如何保存? 今天就來談談大家關心的幾個隔夜飲品、食物問題。

隔夜茶能喝嗎?
隔夜茶沒有嚴格的定義,主要是針對泡了過久的茶。
通常,人們泡茶的水溫在 90~100℃,一般的細菌都會被殺死,而茶葉本身的某些物質就具備一定的抗菌作用。 敞口放在室內的茶水,會有少量空氣中的細菌進入,但茶裡的細菌生長非常緩慢,所造成的影響微乎其微。
另外,泡了過久的茶水,除了顏色容易變深且口感較苦外,並不會產生有毒物質。 之所顏色會變深,是茶多酚氧化造成的。 所以泡久的茶可以喝,但太苦了沒必要喝。
隔夜飯菜能吃嗎? 剩菜是否安全,不在於是否隔夜,也不在於儲存時間的長短,而是食物在儲存過程中是否產生有害物質或變質。 隔夜食物有兩大安全問題,一是微生物繁殖,會導致食物變質;二是亞硝酸鹽增多,能引起食物中毒,有致癌風險。 不過,
有實驗表明,如果烹調後不翻動,放入冰箱 4℃ 冷藏,菠菜等綠葉菜 24 小時之後,亞硝酸鹽含量約從 3 毫克/公斤上升到 7 毫克/公斤。 一般來說,人體一次攝取200 毫克亞硝酸鹽才會產生不良反應,按照這個劑量來看,需要一次性吃掉近30 公斤的隔夜菠菜,可能在還沒中毒前先把胃撐壞了 。 所以隔夜菜不是不能吃,但大家也要注意,最好剩蕎不剩素,涼菜都別留。 此外,剩飯菜放入冰箱保存的時候,也要記得
當然,有條件的最好還是每次做少量,現吃現做,不吃剩飯菜。
隔夜西瓜能吃嗎?
夏天買大西瓜吃不完,切開後即便放冰箱冷藏,也有不少人擔心西瓜切面上會出現菌落總數超標的狀況。 然而,研究表明
這些隔夜食物不要吃! 雖然許多食物隔夜吃,沒有想那麼可怕。 不過,隔夜食物如果存放不好,很可能會滋生細菌,有些免疫力較弱的族群,如小孩、孕婦和老人吃了,會導致食物中毒,例如
泡髮木耳、銀耳,冷水泡 1~2 小時就可以加工食用。 泡發時間最好不超過 4 小時,用熱水泡的話時間還要更短,如果產生黏液、有異味,最好丟掉。
食物保存小技巧
在人們的日常認識裡,食物當然越新鮮越好,但生活中難免會出現剩飯剩菜,導致我們不得不讓這些食物“隔夜”,所以我們需要掌握一些關於保存的小技巧:
- 吃不完的食物在室溫下存放,不應超過 2 小時。
- 剩飯剩菜最好分裝。 把大量的食物放在大容器中,食物要經過較長時間冷卻,細菌滋長的風險就會增加。 所以最好是把食物分成幾份,放在較淺的容器中,以加快食物散熱。
- 熟食和生食嚴格分開。 因為冰箱空間有限,很多人會把新鮮蔬菜等生食,直接放在熟食旁邊,很容易引發細菌的交叉感染。 熟食存放在冰箱裡的時間最多不要超過 3 天。 若懷疑食物已變質,應盡快丟棄。
- 存放溫度為 0~4℃ 的食物,從冰箱取出後,應至少加熱至 75℃ 再食用,水分多的食物必須煮到沸點。
其實,在做飯的時候我們老是因為擔心不夠吃而準備許多吃的,但這些食物吃不完不得不放入冰箱裡冷藏,但第二天因為不想吃還會拖到第三天、第 四天才吃,或是因為放了很久不吃會丟掉。
所以為了避免食物浪費,也要養成少囤積現成食物的習慣,吃完一頓做好的飯不僅能獲得飽腹感,還能獲得精神上的愉悅感,鼓勵自己,今天又是做多少就 吃多少的一天,收穫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