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立冬不補,寒冬受苦”,明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了,它的到來雖不是真正的寒冷冬季,但卻意味著已經進入冬季,氣溫也會一天比一天冷。 冬季是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季節。 立冬在古代社會也是「四時八節」之一,所以民間對這一天都很重視。
立冬的風俗習慣很多,例如祭祀、掃疥、釀黃酒等等,但是流傳最多的還是關於美食,因為人們辛苦了一年,立冬後就可以休養生息,所以要吃一些美味來犒勞自己,也是為寒冷 的冬季打好基礎。
明日立冬,無論有錢沒錢,記得多吃冬季5寶,為寒冬打好基礎。
第一寶:蘿蔔
老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這個時候的蘿蔔脆嫩多汁,是一種非常應季的美味,不管是怎麼烹飪,都非常好吃。
推薦做法【醃蘿蔔】
主要食材:蘿蔔、青紅椒、大蒜
1.先準備蘿蔔清洗乾淨,然後切掉兩頭接著我們把蘿蔔切成3毫米的薄片,厚度適中即可,太厚太薄都會影響口感。
2.切好的蘿蔔加入適量的白糖,用白糖比鹽更好,不用擔心蘿蔔會變太鹹,而且蘿蔔還不會燒心,抓均勻沙水2個小時。
3.接著碗裡放一匙生抽,一匙香醋,半匙白糖攪拌均,這個簡單的料汁就做好了,在家做醃蘿蔔其實越簡單越好,沒必要用很複雜的料汁 。
4.蘿蔔時間到了後已經變得很有韌性了,也沙出來很多水分,記住千萬別用清水沖洗,只需擠乾水分,這樣蘿蔔保存時間更久。
5.然後放入切好的蒜片辣椒,淋入調好的料汁,最後抓拌均勻醃製30分鐘即可開吃。
第二寶:鴿子
俗話說“一鴿勝九雞”,鴿子的營養價值很高,有補虛補氣等作用,秋冬季節人們往往都比較虛弱,此時多吃一些鴿子可以讓人體質更好。
推薦食譜【鴿子菌菇湯】
主要食材:鴿子、菌菇、青蔥、香菜、枸杞
1.準備一隻鴿子先用清水沖洗乾淨,然後把鴿子從中間剁開,再剁成小塊即可。
2.鍋燒熱後倒入適量食用油,然後下入鴿子,中火把鴿子肉煸炒一下,把鴿子裡面多餘的水分炒出來,這樣鴿子肉吃起來更香,而且還能達到去腥的目的 。
3.一直煎到鴿子肉變色,微微金黃後盛出來倒入砂鍋裡面,放入蔥薑,幾顆紅棗,提前泡好的菌菇(羊肚菌、香菇、茶樹菇、鹿茸菇、)
4.接著再倒入適量的開水,煲湯記住最好是開水,這樣燉出的湯好喝,而且肉也嫩。 大火煮開,轉中火燉煮1小時。
5.時間到了後只需要放鹽和雞精即可,撒上一些蔥花香菜,枸杞。
第三寶:羊肉
冬季最受歡迎的肉食莫過於羊肉了,因為羊肉性溫具有驅寒補暖的作用,而且還能提高身體免疫力。 鮮嫩羊肉吃起來既過癮又解饞,而且羊肉湯也是堪稱舌尖美味,一口湯一口肉真的是冬季必備美味。
推薦食譜【羊肉湯】
主要食材:羊肉、羊骨、羊油、
1,將所有食材放入清水中浸泡,目的就是把血水浸泡出來,減少羊肉的羶味,時間上最好在3個小時,中途需要換水,只有把血水泡乾淨,羶味菜會小。
2.泡好的羊肉、羊骨需要汆燙水,冷水下鍋,保持大火將水煮開,這個過程不要蓋鍋蓋,讓羶味可以散發出來。 煮出血沫之後,用湯匙將它打掉,然後繼續再煮3分鐘,撈出用溫水沖洗乾淨。
3.煮出血沫之後撇掉,然後大火繼續煮,直到湯色開始發白關火撈出,然後用溫水沖洗乾淨、
4.提前燒適量的熱水,將洗淨的羊肉、羊骨、羊油放進去,然後加花椒、白芷就可以了,這2樣香料,可以去腥增香,非常適合羊肉,其他的調味料 都不需要放。 如果對於湯色沒有過度要求,可以加一些小茴香。 因為小茴香放進去,湯的顏色會變綠,影響白湯。
5.想要羊肉沒有羶味,燉湯時不要把鍋蓋蓋得太緊一定要保持中大火,讓羊肉在湯裡翻滾。 羊肉湯想要奶白,其實說得簡單一點,就是水乳交融水包油的結果,如果油少了,湯一定不會奶白。 有人可能擔心加羊油會羶,其實新鮮的羊油並不羶,不過我們不能用板油,要有「腰窩油」。
6.差不多1小時左右,羊湯會變得奶白,羊肉也熟了,羊肉撈出切片放入碗底,然後盛入羊湯,撒蔥花香菜,放鹽胡椒粉即可。
第四寶:白菜
白菜寓意“百財”,冬季正是白菜大量上市的季節,鮮嫩的白菜吃起來清甜可口,做法也比較多樣,涼拌,燉煮,炒製都很好吃。
推薦食譜【辣炒高麗菜】
主要食材:小白菜 肉沫 紅椒 綠椒
1.準備2顆小白菜(娃娃菜)先切掉根部,然後將白菜一片片撕下來,撕好之後用清水沖洗乾淨。
2.準備幾根綠辣椒洗淨後切成圈,小米椒洗淨後也切成圈,不能吃辣的話可以少切一些,也可以將辣椒換成豆角或者小芹菜,準備多一些大蒜切碎 後剁成蒜末備用。
3.鍋裡燒一些水,水開之後下入小白菜燙熟,時間不宜過長,幾十秒就可以了,焯好之後控水撈入盤子裡。
4.鍋裡多來些油,油熱後放入肉沫炒至變色,然後加入料酒翻炒幾秒鐘,加入一勺豆瓣醬,一勺生抽,一勺蠔油,然後將調味料翻炒均勻 。
5.炒均勻後倒入蒜末翻炒出香味,接著倒入切好的辣椒翻炒到辣椒斷生,最後淋入一些水澱粉炒到微微黏稠就可以了。
6.炒好之後直接淋在高麗菜上面就可以上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