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maple

脾胃傷則百病生! 避開這些讓脾胃受損的習慣 兩招助你養好它

《黃帝內經》認為,人體是以五臟為中心,以精氣血津液為物質基礎,透過經絡系統溝通聯絡臟腑、形體、官竅的統一有機整體。 五臟精氣血津液充沛,臟腑功能則強盛,生命亦充滿活力,即會健康長壽。 五臟精氣血津液充沛與否,除了與腎臟先天精氣有關,更與脾胃化生的後天精氣有關。 因此《黃帝內經》及後世著作都非常重視脾胃的養生保健。

  《素問·本病論》指出:「人飲食、勞倦即傷脾。」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可將飲食轉化為人體自身的精氣血津液,又有主肌肉、四肢的功能。 飲食不節,飢餓不時,以及形體勞倦過度,即會傷害脾臟。 金元時期醫家、補脾派代表人物李東垣在《蘭室秘藏》中亦雲:「今時之人……飲食失節,起居失宜,妄作勞役,形氣俱傷……推其百病之 源,皆因飲食勞倦而胃氣(脾胃之氣)……散解,不能滋榮百脈,灌溉臟腑,衛護周身之所致也。”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具有將飲食水穀轉化為精微物質,並輸送到全身的功能。 脾胃關係密切,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主升,胃主降,脾胃相互配合,共同承擔受納、消化食物和輸布營養的功能。 因此稱脾胃為“倉廩之官”,為“氣血生化之源”和“後天之本”。

  中醫養生保健強調審因養生和綜合調養,除了要選擇適當的脾胃養生保健方法,還需明確引起脾胃受傷的常見原因。 以下介紹脾胃受損的現代原因並具體談談脾胃養生的方法。

  脾胃受損的現代原因
脾虛不僅是人體正氣不足、身體虛弱、機能降低及諸多兒童、中老年疾病的發病基礎,也是現代社會高血脂、痛風、Ⅱ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亞健康狀態及代謝疾病 的主要原因。

  01–飲食不當

  現今社會,飲食不當損害脾胃功能者較多,具體原因有以下6種。

  食量過大能吃多吃、飯量超大,或是整天零食不斷,或是假日、親朋好友相聚暴飲暴食,脾胃超負荷工作而受損。

喜食肥膩飲食結構不合理,喜食肥甘厚膩的動物食物或油炸煎炒的食品,肥甘厚膩滯緩氣機,油炸煎炒不易消化,多食則使脾胃運化功能 虛衰。

飲食偏涼不遵循飲食寒溫適宜的原則,過冷飲冰水、冷藏食物,或忽略飲食寒熱性質和自體質量,過量食牛奶、綠茶、西瓜、涼茶等,挫傷脾胃陽氣,引起運化功能 不足。

  進食太快食速過快,狼吞虎嚥,必然咀嚼不夠,既增加脾胃負擔,又使消化液不能充分分泌,引起脾胃虛衰。

  忽視早餐不吃早餐,影響膽汁分泌,長此以往會引起脾胃運化失調。

  晚餐過量夜晚安臥入寢,所需的營養供給較少,飲食量應相對減少,如晚餐超量則會增加脾胃負擔,且不利於睡眠。

  02–用藥不當

  部分民眾患病後用藥不當,導致脾胃受損,具體藥物可包括下列3類。  

減肥通便藥有些人不問虛實,隨意服用壯陽、滋陰等補藥或保健品,結果補得身體發胖、血壓升高、腹脹胸悶、頭昏頭脹、大便不通、頭油面垢增多、痘 痘瘡癤不斷,又轉而去服用減肥、降血壓、通便、清熱的藥物,最終往往會傷害脾胃。

清熱解毒藥工作、學習節奏緊張的人群往往容易上火,若再加上飲食不節,嗜食辛辣刺激之物,那便是火上澆油,更易上火,多表現為咽喉不適疼痛、便幹 便秘、口苦口臭、口瘡痤瘡等症狀,進而導致涼茶、藥茶、牛黃上清丸、牛黃解毒丸、雙黃連口服液等清熱解毒藥被過量使用,使脾胃受到嚴重的傷害。

  抗生素抗生素類藥物的副作用主要集中在肝毒性、腎毒性以及影響消化功能。 抗生素濫用可損傷脾胃功能,引起脾胃虛弱。   

  03–其它原因

  除飲食、用藥原因外,造成脾胃損傷的原因還有以下2種。

久坐少動,傷肉傷脾《黃帝內經》認為脾主肌肉與四肢,久坐少動不僅傷肉,導致人體肌肉失於滋養,使肌肉鬆弛無力、四肢倦怠乏力,同時還會傷脾, 使脾胃運化食物、水液功能失調,引起氣虛不足等虛證以及水濕痰飲等實證。 現代研究亦認為,肌肉、四肢是人體最重要的能量代謝管道。 當代社會,吃得過多、動得過少十分普遍,在學生以及辦公室一族中尤其突出。

  情緒不穩,傷肝及脾劇烈的情緒變化對臟腑功能、氣血運轉會產生諸多不良影響。 情緒失調對脾胃的影響,既有直接的影響,亦有間接的影響,前者如思慮過度、遇事糾結會導致脾胃氣機運轉阻滯,可出現胃腸消化功能紊亂的病證,久之亦 會出現氣血不足的病證;後者像鬱悶、惱怒傷肝,導致肝臟失於疏洩,肝病傷及脾臟,即《黃帝內經》所謂「土得木而達」機制失調,也會引起脾胃 功能的虛衰。

  脾胃養生方法舉例

  脾胃養生當先糾其始發原因,即認真審視自己脾胃虛損的形成原因,從根本上給予幹預,做到「治病必求其本」。 以下介紹兩種脾胃養生的方法。  

  01–藥膳養生

  以下介紹兩款有益於脾胃養生的藥膳,供大家選用。

  山楂麥芽茶

  材質:山楂10g(生山楂、炒山楂均可)、生麥芽10g、紅糖適量組成。

  做法:山楂洗淨,與麥芽同置保溫杯中,倒入開水,加蓋泡燜10分鐘,代茶飲用,隨飲隨添水。 可加入適量紅糖調味。

  功效:此茶適用於飲食過量、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所致厭食噁心、胃腹脹悶、打嗝以及大便溏洩、氣味臭穢等不適的調治。

  消食雞蛋羹

  材質:山藥、茯苓、蓮子、生麥芽、檳榔各15g,山楂20g,雞內金30g,雞蛋、鹽、醬油、香油、小蔥等各適量。

  做法:上述材料,除雞蛋和調味料外共研細末,備用。 用時每次取5g藥末,加蛋1枚、清水適量、鹽少許,調勻上籠蒸熟,出鍋後加醬油、香油、小蔥調味。

  功效:此藥膳適用於平素消化功能虛弱者,或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出現神疲乏力、食慾不振、胃腹脹悶、噁心嘔吐、大便洩瀉、消化不良等症狀。

  02–按摩養生

  摩揉腹部

操作:本法宜飯後進行,取坐位或仰臥位,搓熱雙手,兩手重疊置於腹部,先用掌心繞臍沿順時針方向轉摩20~30次,再按逆時針方向由大到小 繞臍轉摩20~30次,此稱為摩腹。 若稍加用力,將力氣穿透皮膚而直貫肌肉及胃腸者,則稱為揉腹。

  功效:摩揉腹部不僅可以促進胃腸蠕動,還能增進腹腔及其胃腸道血液循環,可輔助調理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胃腸炎等。  

  揉摩三部

操作:兩手相疊於上腹部,以胸骨下端為中心,依順、逆時針方向揉摩各30~50次,此為揉摩第一部;同法在肚臍即神闕穴周圍揉摩各30 ~50次,此為揉摩第二部;揉摩兩腿足三里穴(膝蓋骨外側下4指,脛骨外側上凹陷處)50~100次,此為揉摩第三部。 揉摩第一二部時,可欲坐位、仰臥位,揉摩第三部應坐於床上,膝關節自然伸直。 每天早起、睡前進行。

  功效:揉摩三部有強身健體、強健脾胃、調理臟腑、平衡陰陽等作用,適合多數人預防及調理胃腸疾病。

相關標籤
Klook.com
Facebook

熱門話題

推薦閱讀
搜尋
A white pill on a blue background
VOCO 提供您語音新聞的新選擇,同時賺取金幣、兌換商品

© 2022 VOCO Media – All Rights Reserved.

A white pill on a blue background
VOCO 提供您語音新聞的新選擇,同時賺取金幣、兌換商品

VOCO News 向世界傳播各種新聞,包括時事、體育、娛樂、社區新聞和專業出版物,觀眾可以通過他們的視角更好地了解世界。

Newsletter

Sign up to our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