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星巴克都不知道的泡咖啡技巧?俄勒岡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最新研究證實,咖啡愛好者長久以來堅信的一種沖泡咖啡作法——「磨咖啡豆前加水」,可能確實對提升咖啡風味有所幫助。該項技術原本是為了解決磨咖啡時四散的咖啡粉,但研究顯示,這種作法也會影響一杯咖啡的成敗。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項研究於12月6日發表於科學期刊《Matter》。在研磨咖啡豆之前加入少量水的想法,最初是由家庭咖啡師論壇上的一些愛好者所提出,被稱為「Ross droplet」技術。
研究共同作者亨登(Christopher Hendon)表示,由於豆子被壓碎時產生的摩擦力進而產生靜電,進而導致咖啡粉四處飛散,而水分的加入正好能減少此效應的發生。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技術還能防止在沖泡過程中形成微小團塊,進而提高咖啡的萃取率。
為什麼團塊不好?
亨登指出,由於水會繞過團塊,咖啡豆與水接觸的表面積減少從而喪失原本該有的咖啡沖泡量。該研究發現,加水可以增加10%的萃取率,研究建議民眾在磨咖啡豆之前可以從加一滴水開始並逐漸增量,以發覺加與不加兩者之間的細微差別。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採用哪種沖泡方法,「Ross droplet」都能夠避免讓咖啡豆四散,但針對沖泡效果方面,該技術僅適用於義式濃縮咖啡和滴濾咖啡,當使用較粗研磨的法式壓濾壺、愛樂壓(Aero Press)等設備時效果較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