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專欄:美國應全面擁抱DeepSeek帶來的挑戰

DeepSeek
DeepSeek。Grok製圖

中國AI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正在全球嶄露頭角,但它的成功卻成為一把「雙面刃」;一方面技術突破震撼矽谷,另一方面則讓美國監管機構提高警戒。在美中科技冷戰持續升溫的背景下,DeepSeek不僅可能步上TikTok的後塵,更挑戰著美國封鎖中國AI企業的能力。

《彭博》專欄作家索貝克(Catherine Thorbecke)週三(2月5日)撰文分析,稱DeepSeek在技術與效率上獲得矽谷與投資界的關注,但要打入美國市場,才是真正的挑戰。在TikTok受到國會監管、騰訊被列入黑名單後,美國對中國AI企業的封鎖戰略可能很快落在DeepSeek身上,特別是當該公司將數據儲存在中國伺服器上,這加深了美方對資安與政府干預的疑慮。

索貝克指出,美國正在加大力度限制中國科技企業,從義大利、台灣到美國德州,監管機構已開始對DeepSeek設下限制,而未來幾周或幾個月內,全球審查只會加劇。與此同時,美國政府也正在調查DeepSeek是否繞過禁令取得輝達(NVIDIA)先進AI晶片。

而美國政府對TikTok的國安論點,如今也適用於DeepSeek,甚至更為強化。DeepSeek在美國應用程式商店的下載量持續攀升,甚至躋身排行榜前幾名,引發美國立法者的擔憂——他們擔心該技術可能被北京用來收集用戶數據,或透過內容輸出影響輿論。

文章指出,美國科技企業對DeepSeek的技術感到驚艷,並樂見競爭,但這同時也成為矽谷向政府施壓的機會,要求加強對本土AI企業的投資,並進一步限制中國AI的影響力。

索貝克直指,若美國選擇擁抱中國AI競爭,或許有助於解決兩黨皆關切的科技巨頭壟斷問題。然而,在當前地緣政治環境下,這種共存模式幾乎不可能實現,美國立法者早已明確表態,那就是所有中國科技產品都被視為潛在國安威脅。

美國政府將騰訊定義為中國軍方企業,加深了這一觀點,而對DeepSeek來說,情勢甚至更加嚴峻,因為AI技術可能具備軍事應用,美國決策者的憂慮只會與日俱增。

然而,與TikTok不同的是,DeepSeek採用了「開放權重」的開源模式,這讓它難以被完全封鎖。

DeepSeek團隊不僅將其AI研究論文公開,還讓技術免費開放給全球開發者使用。這種開源模式提高了透明度,減少了外界對中國政府干預的疑慮,並與OpenAI的封閉式運作形成鮮明對比。換句話說,即便華府禁止DeepSeek的應用程式,其技術仍將被全球開發者自由使用與改造。

矽谷知名投資人Marc Andreessen就曾批評美國的封鎖策略:「閉源、黑箱、審查、政治操控,對上開源與自由,這不是美國的獲勝之道。」

索貝克指出,美國封鎖中國科技企業或許有其理由,畢竟中國也將Meta與Google等美企拒於「防火長城」之外。然而,美國若效仿專制國家的做法,選擇封殺AI技術,可能會扼殺創新的發展潛力。

DeepSeek可能最終仍會被美國市場拒於門外,但這並不意味著它的影響力會消失。AI開源技術的特性,讓DeepSeek仍能在全球範圍內發揮影響力,而美國是否該擁抱開源AI,而非試圖全面封殺,將成為未來政策制定者的關鍵課題。

索貝克認為,在AI競爭的時代,美國應該做出明智選擇,也就是全面擁抱開源AI運動,而非封殺來自中國的創新。DeepSeek的崛起,挑戰的不只是美中科技冷戰的界限,更讓全球見證AI市場未來的競爭模式將如何發展。

相關標籤
Klook.com
Facebook

熱門話題

推薦閱讀
搜尋
A white pill on a blue background
VOCO 提供您語音新聞的新選擇,同時賺取金幣、兌換商品

© 2022 VOCO Media – All Rights Reserved.

A white pill on a blue background
VOCO 提供您語音新聞的新選擇,同時賺取金幣、兌換商品

VOCO News 向世界傳播各種新聞,包括時事、體育、娛樂、社區新聞和專業出版物,觀眾可以通過他們的視角更好地了解世界。

Newsletter

Sign up to our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