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為天文盛宴,2月底先是有被稱為「七星連珠」的七大行星同時現身夜空,緊接著3月13、14日又有「血月」月全蝕登場。可惜的是,此次月全蝕並非全球可見,僅有美洲地區與東太平洋可完整觀看月球從地球半影北側穿過的過程。
台灣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的月全食天象預報顯示,3月14日的月全蝕全程歷時6小時2分37秒,全食持續1小時5分24秒。美洲地區、東太平洋全程可見月球從地球半影北側穿過的軌跡;南美洲東部地區可見「月沒帶蝕」,大洋洲、日本、韓國等地則可見「月出帶蝕」;台灣則是不可見。
不過,無法觀賞此次月全蝕的天文迷也不用太難過,因為今年9月8日還會再發生一次「血月」,屆時台灣地區則全程可見月球從地球半影穿越的行跡。
月全蝕如何形成?
月全蝕是當地球位於太陽與月球之間,且三者排成直線時發生的天文現象,必須在滿月期間才能出現。當月球完全進入地球的本影區域時,陽光被地球遮擋,但大氣層會散射紅光到月球表面,形成俗稱「血月」的紅銅色景象。隨著月球逐漸脫離地球的影子,月全蝕過程也隨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