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100歲逝世 任內與台斷交和中國建交、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

美國前總統 卡特(Jimmy Carter)週日(12月29日)在喬治亞州平原鎮家中逝世,享嵩壽100歲。他是史上最長壽的美國總統、也是第一位卸任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美國總統。

據了解,卡特1924年10月1日生於喬治亞州農場家庭,父親是州議員,1943年進入美國海軍官校,展開11年的海軍生涯,並在1946年與羅莎琳(Rosalynn Carter)結婚。直到1953年父親去世,卡特決定退役還鄉繼承父業,退役時軍階為海軍上尉。

卡特經營農場種植花生有成,1970年代中期已擁有土地 3100 英畝,資產總值 100 萬美元。由於關心並參與地方活動而廣泛接觸群眾,投入政治生涯。1970年競選成功,成為喬州第76屆州長。

擔任州長4年期間,卡特整頓財政、提高政府效率、保護自然與歷史資源,更積極消除種族隔閡,宣布起用黑人參政。

卡特1976年7月贏得民主黨提名參選總統成功,於1977年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國第39位總統,任內重大事件包括1977年曾居間促使以色列和埃及在大衛營(Camp David)進行談判和簽訂協議,使這兩個中東國家和平共處;其他還有1979到1981年的伊朗人質危機、1979年的能源危機、三哩島核事故,以及蘇聯入侵阿富汗等。

1978年,卡特未徵詢國會或要求國會同意,即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後美國國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訂立《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台灣安全若遭受威脅,美國有義務協助台灣自我防衛,卡特簽署成法。

1979年1月1日,美中正式建交,同時結束與台灣的官方關係,雙邊外交工作由新設立的美國在台協會(AIT)負責。

同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卡特批准巴列維國王(Mohammad Reza Pahlavi)到美國就醫,何梅尼(Ruhollah Khomeini)政權隨即在年底扣押了德黑蘭美國大使館的52名人質,卡特在次年派遣部隊救援,可惜行動失敗,導致8名美軍成員陣亡。

伊朗人質事件加上伊朗革命引發了第二次石油危機,導致美國國內油價飛漲,使得卡特因此在同年的總統大選尋求連任時輸給共和黨籍的雷根(Ronald Reagan),而人質危機經444天後直至他卸任當天才解決。

卡特卸任後,1982年與羅莎琳創辦非營利性組織卡特中心。卡特積極參與各種戰爭及人質危機的調停斡旋,並致力慈善工作而備受敬重。他為外交奔走,努力化解北韓、伊拉克、巴爾幹半島等各地紛爭,200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1994年6月,美國對北韓寧邊核設施計畫定點打擊,雙方軍事緊張達到最高點時,卡特突訪平壤,成為第一位造訪北韓的美國總統,戲劇性扭轉局勢。當時卡特由首爾經板門店抵達北韓,與北韓領導人金日成見面,並獲得北韓承諾凍結核開發。

2015年8月,90歲的卡特召開記者會宣布罹癌,黑色素皮膚瘤已蔓延至肝臟、大腦等多處,其中腦部有四個不同區域發現癌細胞。同年12月,醫生宣布他的腦部的癌細胞已消失。

2023年2月,卡特中心宣布98歲的卡特與羅莎琳將在喬治亞的家中接受臨終安寧照顧,在家人陪伴下走完人生最後旅程,不再接受積極醫療。而 羅莎琳 在同年11月19日逝世,享壽96歲。

相關標籤
Klook.com
Facebook

熱門話題

推薦閱讀
搜尋
A white pill on a blue background
VOCO 提供您語音新聞的新選擇,同時賺取金幣、兌換商品

© 2022 VOCO Media – All Rights Reserved.

A white pill on a blue background
VOCO 提供您語音新聞的新選擇,同時賺取金幣、兌換商品

VOCO News 向世界傳播各種新聞,包括時事、體育、娛樂、社區新聞和專業出版物,觀眾可以通過他們的視角更好地了解世界。

Newsletter

Sign up to our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