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於週五(2月14日)召開今年首次國家安全高層會議,並在會後宣布,政府將優先編制特別預算,確保國防開支提升至GDP 3%以上,以強化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此舉被視為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此前質疑台灣國防投入不足的回應。
|延伸閱讀:賴清德拋國防預算3% 專家:知易行難
賴清德表示,新的一年將優先推動三大工作,首先「為展現保護國家的決心,將持續推動國防改革,並落實全社會防衛韌性,優先編制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 3%以上的目標」。
據悉,台灣行政院先前表示,2025年國防預算總額將達6,470億元(新台幣,以下同),占GDP比重2.45%,創下歷史新高。然而,台灣政府內部對於國防開支的擴張仍存爭議。賴清德政府與立法院在預算規劃上存在分歧,而反對黨在立法院擁有多數席次,可能影響國防預算的推進。
美國作為台灣的最大軍事支持者,近來頻頻關注台灣的國防支出。川普在去年《華盛頓郵報》的專欄文章中曾批評,台灣應該將國防預算提高至GDP 10%,並在《彭博商業周刊》受訪時表示,台灣應為自身安全支付「保護費」。
此外,美國國防部政策副部長提名人科爾比(Elbridge Colby)長期關注台灣的防禦準備。他曾在《台北時報》撰文警告,台灣的軍事防禦能力不足以遏制中國攻勢,應加快強化軍力的腳步。
值得關注的是,《金融時報》與《路透社》近日曾報導,為展現自我防衛決心,台灣政府近期考慮提出大規模軍購計畫,以便向川普政府表明台灣有決心為自己的安全防衛做出應有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