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死刑存廢 憲法法庭23日開啟歷史性辯論

aerial photography of an intersection road
Photo by Huang Yingone on Unsplash

台灣憲法法庭將於4月23日就37名定讞死囚所提的死刑釋憲案展開辯論,最快7月下旬對死刑是否違憲做出判決。這是台灣最高司法機關首次針對死刑存廢展開司法辯論,揭開司法制度革新的重要篇章。

在台灣,廢除死刑與否已經吵了20多年懸而未決,對歷任總統來說,該議題無疑是施政過程中的重大難題之一。儘管台灣民調顯示大多數民眾反對廢除死刑,但廢死的聲音隨著人權保護意識的提高而存在至今,也不曾停過。

「推動廢除死刑聯盟」(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近日受訪時表示,用釋憲的方式來處理,她樂見其成。

林欣怡表示,過去幾十年來,大法官曾數次拒絕受理死刑犯提出的釋憲案。如今隨著對人權的保障逐漸完備,就如同同性婚姻合法化、通姦除罪化等,台灣憲法法庭在廢死問題上做出了進步的價值判斷。

台灣已長達4年未執行死刑,在憲法法庭開啟這次討論前夕,台灣法務部4月16日發佈七點聲明,表示反對廢除死刑制度,稱該制度由立法、行政形成共識,而非大法官所屬的司法權決定;警告若驟然宣告死刑違憲,恐引發國內社會對立及衝突。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則在週四(18日)在臉書呼籲,司法院的大法官「不要偷渡廢死」。他質疑,現任15大法官中,司法院長許宗力等7名大法官將於10月底卸任,卻要在卸任前投票決定民眾普遍贊成的死刑是否違憲。

羅智強進一步表示,歷年來有關死刑的民調,都有超過8成民眾支持死刑。然而,扣除曾審理死囚案,或當過死囚辯護人而需迴避的3名大法官,剩下的許宗力與其他11名大法官,只要有7票就能宣告死刑違憲,就能推翻全國8成反廢死民意。

羅智強認為,準總統賴清德馬上就要上任,對於死刑釋憲這種重大議題,應留給賴清德所任命的新司法院長來決定。既然有7名大法官將卸任,就應待立法院行使同意權後,讓賴清德提名的新任大法官一起參與釋憲。

相關標籤
Facebook

熱門話題

推薦閱讀
搜尋
A white pill on a blue background
VOCO 提供您語音新聞的新選擇,同時賺取金幣、兌換商品

© 2022 VOCO Media – All Rights Reserved.

A white pill on a blue background
VOCO 提供您語音新聞的新選擇,同時賺取金幣、兌換商品

VOCO News 向世界傳播各種新聞,包括時事、體育、娛樂、社區新聞和專業出版物,觀眾可以通過他們的視角更好地了解世界。

Newsletter

Sign up to our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