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過去數月內不斷傳出可能將關稅大刀指向半導體產業,商務部週一(4月14日)宣布,正式啟動對半導體及藥品進口的「國家安全調查」。
綜合媒體報導,商務部已依據《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Section 232),於4月1日就「半導體及其製造設備」、「含晶片產品」、以及「藥品與藥品原料」等進口項目,展開國安風險評估。
依照法規,商務部長需在270天內提交調查結果,但川普與白宮官員已暗示,調查可能會更快出爐。
白宮發言人戴賽(Kush Desai)發聲明指出,川普總統一向強調「關鍵產業回流對國家與經濟安全的重要性」,並稱此舉將強化美國在晶片與藥品製造方面的自給自足。
針對進口關稅的問題,川普日前在白宮受訪時明言,美國已經「不再生產自己的藥品」,稱關鍵藥品過度依賴愛爾蘭、中國等國製造。他也強調,「關稅越高,企業進來的速度就會越快。」
另外,美國國家經濟會議(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主席哈塞特(Kevin Hassett)受訪時以軍事行動進行比喻,表示「如果你有大砲卻從對手那裡買砲彈,一旦交戰你可能就沒砲彈了」。他認為,對晶片加徵關稅是「保障美國安全的必要措施」。
美國智庫蘭德研究中心(RAND)資深顧問古德里奇(Jimmy Goodrich)則指出,若能搭配晶片採購稅務優惠、與盟國合作等綜合策略,關稅將可能成為有效工具,「但如果只是單邊措施,效果恐怕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