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搜尋

恆星也會打噴嚏!日本學家探索宇宙初期之謎

天文 科技 天文學 恆星 星球 宇宙 black sailing boat digital wallpaper

來自日本福岡的九州大學研究小組近日發現,在恆星形成的初期階段,新生恆星周圍的原恆星盤會釋放出由塵埃、氣體和電磁能量組成的「羽流」(plume),這現象就像是人類「打噴嚏」,將多餘的磁力釋放出去,幫助它們順利成長。

包括太陽在內的恆星都起源於所謂的「恆星育嬰室」——巨大的氣體與塵埃集合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集合體會凝結形成恆星核心以及圍繞其的原恆星盤(protostellar disk)。

研究首席作者、九州大學理學院德田一樹指出,原恆星盤中充滿了磁場,如果這些磁場隨著恆星的發展而全部保留下來,將會產生比任何已知原恆星都要強大的磁場,阻礙恆星的正常發育。

因此,科學家們推測,在恆星發展的過程中,必須有某種機制可以移除額外的磁力。為了解開這個謎團,研究團隊利用全球目前地表上最大、裝設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地的「阿爾瑪射電望遠鏡」(ALMA),觀測了距離地球約450光年的恆星搖籃MC 27。

在深入分析數據後,研究團隊發現了意料之外的「刺狀」結構,延伸於原恆星盤周圍有幾個天文單位遠。

德田一樹解釋,「這是一種稱為『交換不穩定性』的現象,磁場的不穩定性與原恆星盤中不同密度氣體的相互作用,導致磁力被向外排出。」研究團隊將這種現象比喻為恆星寶寶的「打噴嚏」,因為它就像人類打噴嚏時噴出空氣和灰塵一樣,將多餘的磁力釋放出去,幫助恆星順利成長。

德田一樹指出,透過探究導致這些「噴嚏」的條件,人類將能進一步擴展對恆星與行星形成機制的理解。這項研究成果4月11日發表於《天體物理學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相關標籤
Facebook文章評論
推薦閱讀
A white pill on a blue background
VOCO 提供您語音新聞的新選擇,同時賺取金幣、兌換商品

VOCO News 向世界傳播各種新聞,包括時事、體育、娛樂、社區新聞和專業出版物,觀眾可以通過他們的視角更好地了解世界。

Newsletter

Sign up to our newsletter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