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常告訴我們,當夏天暑氣盛行、陽氣旺盛,我們的毛孔打開,方便出汗的同時,更排出了身體裡的寒、熱、濕。
因此許多朋友更喜歡在夏天艾灸,它可以加倍增強身體的開放狀態,暢通穴位經絡,排除咱們臟腑深處甚至是骨縫中的寒濕等病邪,對防治冬病、寒證、婦科病 都有奇效。
但是! 朋友們要注意了哦–一些不好的艾灸習慣,是會影響艾灸的效果的。 嚴重時,好事變成了壞事,反而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
下面整合了五個艾灸時最壞的習慣,不多,但希望大家一個都沒有。
1.艾灸時吹風扇空調(風寒入體)
自從天氣越來越熱後,一些本來堅持的很好的朋友又忍不住了,重拾老毛病–一邊艾灸,一邊吹空調或風扇。
已經不只一次聽到這類問題”老師,天氣太熱了,我可以在空調房灸艾嗎””老師,我不吹空調的,我就吹吹風扇,那個煙子太大了”。
不可以,不可以,不行。
朋友們,艾灸時吹風是大錯。 等於敞開門迎接風邪、寒邪,讓這些邪氣霸佔滋補的通道,順著經絡更加深入骨髓了,何必呢。
2.艾灸期間吃涼的(傷陽、傷脾胃)
艾灸需要長期堅持,它是花時間的。 尤其在調理疾病時,灸上幾週或幾月都很正常。
那在這個調理期間,冷水、冰鎮的食物都是不能碰的。
原因很簡單,寒最傷陽氣、脾胃,影響氣血運行,很多女生夏天氣色差、皮膚糙就是這個原因。 而且還會形成內寒外火的體質,降低艾灸的效果,久病不癒反增病,不如不灸。
如果你艾灸真的出汗很多、實在口渴。 可以在灸之前喝一杯熱水,這樣可以防止陰虛。
3.艾灸時間太晚(上火、打亂陰陽平衡)
人體陽氣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早上陽氣生髮、中午陽氣最盛、晚上陽氣潛藏,毛孔閉合。
咱們艾灸時需要遵守陽氣的規律,明白上午和中午艾灸效果大於下午艾灸,白天艾灸效果又大於晚上艾灸的道理。
也就是說艾灸時間不能太晚。
灸得太晚,一個是容易造成陽盛陰衰,導致上火,陰虛,一個是打亂陰陽的平衡,反而削弱陽氣。
4.艾灸前後進食(傷脾胃、減效果)
很多朋友喜歡在艾灸前後吃東西,或是剛吃完飯閒著,就躺下來灸個艾。
你知道嗎?零食也好,主食也罷,都是會妨礙艾灸起效的。
因為艾灸的效果就是靠氣血運行來發揮作用的,這時候吃東西,”氣血就被掰成了兩份來用”,艾灸的一部分氣血被分走,灸艾的效果達不 到。 脾胃的氣血不夠,東西也會消化不完,囤積在體內,引發腸胃疾病。
兩手都想抓,結果兩手都抓不到。 看到這裡,在艾灸前後,你還敢吃嗎?
5.缺乏系統艾灸(起效緩慢)
什麼叫系統灸艾?
一段時間內,在堅持依照配穴、保證灸量、和良好生活習慣的前提下集中施灸,就叫系統灸艾。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量有了,質變的速度更快,也更容易得到艾灸之要–氣感。 氣至有效,有氣感了,效果更強烈,更快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像有的朋友,灸兩天休息半個月,或是這裡灸灸那裡灸灸,三天釣魚兩天曬網,灸了也沒什麼效果,不如早點上床睡大覺,你說呢?
所以中招的朋友看到後一定要改正,沒中招的也要牢記在心裡,避免之後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