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飲食越來越多地被引入治療成年人肥胖症和糖尿病的研究中。 最近成為受到許多減肥人士歡迎和追捧的一種飲食模式,那麼,生酮飲食適合所有人嗎? 認清它的利弊性才能更好地利用生酮飲食來達到減肥的目的。
生酮飲食的特點是限制碳水化合物
標準的生酮飲食是一種嚴格限制碳水化合物(每天20g-50g),脂肪比例高(70%-75%),攝取中等量蛋白質的飲食模式。 以上飲食結構為標準的生酮飲食,是一種較常用的生酮飲食法。 其他生酮飲食模式還有:
1.週期性生酮飲食法
一週內,5天嚴格控制碳水,其他2天攝取一定量的碳水,許多健身愛好者常用。
2.針對性生酮飲食法
平時都嚴格限制碳水,只在高強度的訓練前後攝取適量的碳水化合物,許多高強度肌力訓練愛好者常用。
3.高蛋白生酮飲食法
適量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脂肪稍微少一點,例如60%脂肪、35%蛋白質和5%碳水化合物,對於有增肌需求的人比較適合。
生酮飲食
我該吃什麼&不吃什麼?
應該吃什麼:肉類、高脂肪魚、雞蛋、幾乎所有蔬菜、天然的油脂(奶油、豬油、椰子油)、堅果和種子…
不吃/少吃:含糖食物、澱粉類主食、水果、豆類、根蔬菜類和塊莖、低脂加工食品、酒精…
生酮飲食是怎麼減脂的?
生酮飲食透過模擬飢餓狀態,造成飢餓性酮症,從而將機體的供能模式從原來的以葡萄糖為主切換為以酮體為主的形式。 因為這種切換促進了脂肪的分解代謝,將不溶於水的三酸甘油酯轉變為可溶於水的酮體(除丙酮不溶於水外,β-羥丁酸和乙醯乙酸皆可溶於水) ,進而可以從尿液中排出。
為什麼生酮飲食可較快減重?
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蛋白質和油脂的飽足感強,因此可導致進食減少。
2.酮體可以直接抑制食慾。
3.體內胰島素濃度下降,脂肪合成受抑制,同時脂肪分解增加。
4.酮體作為含有能量的中間代謝物,從尿液等途徑排出,消耗能量。
生酮飲食的利與弊有哪些?
利:
1.減輕體重,緩解“三高”,治療心臟病、癲癇、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疾病。
2.可以明顯降低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改善其胰島素敏感性。
3.生酮飲食中儘管脂肪比例高,但研究發現,與低脂飲食相比,生酮飲食的三酸甘油酯水平下降反而更加明顯。
弊:
1.短期副作用:噁心、嘔吐、低血糖、酸中毒、嗜睡、脫水、拒食。
2.長期副作用:腎結石、便秘、痛風、兒童生長障礙、骨質疏鬆、肝酵素升高、胰臟炎等。
3.有些人的皮膚可能對外排的酮體有過敏反應,產生皮膚搔癢和酮疹等過敏現象。
4.其他常見的副作用:掉髮、失眠、情緒暴躁等,長期堅持生酮飲食還會增加營養不良風險。
生酮飲食不適合所有人群
它有嚴格的禁忌人群及相對禁忌人群,需要謹慎採用。 目前暫定的生酮飲食適應證為:
1.單純性肥胖、年齡大於18歲,肝腎功能正常,BMI≥28。
2.當BMI降至24時即需要終止生酮飲食減重減脂的方法,當減脂者難以耐受或出現肝腎功能改變等一些不良反應時都應及時終止,終止後可以在兩週 時間內透過逐步增加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量,逐步切換為正常飲食。
有研究所建議生酮飲食不應超過12週
根據英國國家健康與臨床卓越研究所(NICE)的規定,生酮飲食用於治療肥胖的時間不應超過12週。
在臨床實務中,利用生酮飲食減重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嚴格生酮飲食階段、逐漸引入碳水化合物的過渡階段、平衡飲食階段。
研究發現,生酮飲食所致體重下降在前3個月最明顯,第6個月與3個月時比,差異不大,而到第12個月時,已失去了此效應。
醫學營養減重是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能維持肌肉,只減肥肉,讓基礎代謝率穩定,做到不容易反彈。 生酮飲食作為一種治療性飲食,應選擇適當的人群在專業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階段性實施,而不能作為長期維持苗條健康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