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搜尋

天寒地凍 小心這些皮膚病惹上身

selective focus photography of white clustered flowers on left human hand

冬季寒冷,空氣乾燥,容易引起皮膚不適。 皮膚遭受較強烈的冷刺激,血管收縮,皮膚乾燥,角質變厚易脫皮,極度的寒冷還可引起凍傷。 因此在冬季,我們特別應該注重皮膚護理,不同人群需要根據自身特徵進行科學護膚。 今天,皮膚科醫生就來為大家盤點那些最愛在冬季「搞事情」皮膚病。

woman wearing black scoop neck top
Photo by Angélica Echeverry on Unsplash

足跟皸裂

足跟皸裂是指腳跟皮膚乾燥、增厚,增厚的皮膚上順著皮膚紋理的方向出現深淺不一、長短不同的裂痕。 當裂痕加深時,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裂口可有出血,甚至繼發性感染。 年齡增長、溫度降低等都可能增加足跟皸裂的程度。

足跟皸裂可由生理因素引起,也可由病理因素導致。 隨著年齡增長,皮膚增厚缺乏彈性,足部皮脂分泌過少,導致皮膚乾燥脆裂;真菌感染足部導致足跟過度角化;糖尿病等疾病導致全身乾燥;遺傳性或後天掌蹠角 化病等,都可能引發足跟皸裂的問題。

針對皮膚乾燥等引起的足跟皸裂,治療關鍵是保護和恢復皮膚屏障功能,簡單來說就是加強潤膚。 而上述疾病(如足癬、糖尿病)導致的足跟皸裂,治療關鍵在於治療並控制原發病,以達到緩解皮膚症狀的目的。

乾性濕疹

乾性濕疹又稱為乏脂性濕疹、裂紋性濕疹,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臨床常見皮膚病。 其特徵是皮膚乾燥、皸裂伴隨脫屑,小腿前側最多見,常伴隨搔癢。 乾性濕疹常見於60歲以上老年人或魚鱗病患者,多發生於寒冷、乾燥(低濕度)的氣候條件下,且男性患者稍多於女性。

本病與多種因素導致皮膚表面過度失水、油脂減少或排汗不良等有關,常見的因素有年齡增加(皮膚老化)、洗浴次數過多、過度使用肥皂和習慣性搓澡等。

乾性濕疹主要治療措施包括使用潤膚劑和選擇合適的外用藥物。 同時需要去除病因和加重症狀的因素。 去除病因方面,如減少洗澡次數、洗澡時避免水溫過熱等。 用藥方面,可選擇:

潤膚劑 規律塗抹潤膚劑,尤其洗浴之後,市售的正規的身體乳或醫院自製的保濕乳均可選用。

糖皮質激素製劑 可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以緩解搔癢、消退皮疹。

抗組織胺藥物 若搔癢嚴重,可口服抗組織胺藥物緩解症狀。

其他冬季易發性皮膚病

搔癢症 有皮膚搔癢症狀而無原發性皮損的疾病;最常見的病因是皮膚乾燥;以病因治療為主,同時對症治療;注意皮膚保濕,減少不良刺激。

銀屑病多種因素交互作用引起的慢性鱗屑性皮膚病;皮膚上出現紅斑,其上覆蓋有銀白色鱗屑;有局部治療、物理治療和系統治療等多種療法;病程遷延不癒,容易反覆 發作。

魚鱗病 主要表現為皮膚乾燥、脫屑和魚鱗狀的皮損;大多是遺傳所致;護理和外用藥物治療為主,嚴重時需口服藥物;本病無法治癒。

帶狀皰疹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涉及神經和皮膚;發生在身體單側的成簇水皰,疼痛明顯;50 歲以上的人群易發,該人群可接種疫苗預防;經及時治療能治愈,部分 會遺留神經痛。

凍瘡 一種多發生在寒冷季節的常見皮膚病;主要表現為手腳發癢,皮膚紅斑、腫脹等;藥物治療為主,物理治療為輔;減少寒冷的暴露、加強保暖、保持乾燥可預防。

冬季護膚重在“油包水”

冬季護膚需要掌握「保濕、保暖、深層滋潤」的大原則。 冬季空氣濕度低、氣候乾燥,保濕就顯得十分重要。 宜選擇性質溫和兼具保濕成分、油脂較多的油包水型保養品,如霜劑。 應防止凍傷,外出時宜戴帽子、口罩及手套。 用溫熱水洗臉或蒸氣噴霧,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皮膚代謝。

大冬天的還需要防曬嗎?

提到防曬,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夏天才需要做的保養工作。 冬季氣溫低、日照時間短,人們喜歡暖洋洋的陽光照在身上的感覺,而且由於冬季的日照並不強烈,很多人便覺得冬季不必進行防曬。

首先我們要先明確防曬防的是什麼。 一般來說,我們日常做的防曬工作,主要防的是紫外線,皮膚過量暴露在紫外線會導致曬傷、眼睛傷害(如白內障)、皮膚老化(如皺紋增多)以及皮膚癌等。

事實上,人們感覺冬季的陽光強度低是光線不直射地面的緣故,並不是紫外線不強烈。 不過相對於夏季來說,冬季的UVB確實會稍弱一些,就可以選擇防曬指數(SPF)相對較低、滋潤度較好的防曬霜,以適應冬季較為乾燥的氣候特性。 這樣,既可避免皮膚缺水老化,同時減輕化妝品對皮膚的負擔。

另外,不管是晴天還是陰天,紫外線輻射都存在,因此防曬幾乎是每天必備的工作。

相關標籤
Facebook文章評論
推薦閱讀
A white pill on a blue background
VOCO 提供您語音新聞的新選擇,同時賺取金幣、兌換商品

VOCO News 向世界傳播各種新聞,包括時事、體育、娛樂、社區新聞和專業出版物,觀眾可以通過他們的視角更好地了解世界。

Newsletter

Sign up to our newsletter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