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搜尋

不騙你! 抖腿真的是個好習慣!

“男抖貧,女抖賤”,這句民間流傳的俗語將“抖腿”這個身體動作與社會地位關聯了起來,常被長輩們拿來訓誡孩子,勸他們改掉“愛抖腿”這個 不文雅的習慣。 那麼,為什麼人會在某些時刻忍不住踩「虛空踏板」呢?

忍不住抖腿,可能是在情緒在搗亂

其實,抖腿是一種典型的身體語言,當它出現時,往往意味著抖腿者正處於緊張、無聊或高度亢奮的狀態。 例如,就有研究表明,在考試中,感到焦慮的低分考生會忍不住抖腿,然而胸有成竹的高分考生則沒有太頻繁地腿部動作。

要解釋為什麼人們面對壓力時愛抖腿,就需要從生理學家懷特·坎農(Walter·b·Cannon)在1929年提出一個概念說起:當動物感知到壓力或生存威脅時,會在交感 神經的作用下釋放腎上腺素,產生心跳加快,脈搏升高,更多血液流向四肢等生理反應,這種生理反應幫助動物在危險來臨時迅速做出應對措施,幫助他們更好地生存。 坎農把這個概念取名為「戰鬥-逃跑」反應(fight-flight response),或稱為「戰或逃」反應。 因為這是一個身體比腦子先做出求生反應的「保命」機制,曾幫助過遠古時期的人類祖先逃避過天敵或爭奪過生存資源,所以在漫長的演化中被保留下來,偷偷以「吵架時 心跳加速」「告白時臉紅」「緊張時想拉肚子」等多種形式繼續陪伴著我們。

「戰或逃」反應和抖腿又有怎樣的關聯呢? 在英國地鐵報的一篇健康諮詢中,心理諮商師道恩·坦普爾頓(Dawn Templeton) 和臨床心理學家凱瑟琳·哈克爾(Catherine Huckle)發表了她們的看法:在壓力和焦慮的狀態下 ,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積累,身體在「戰或逃」反應的作用下累積能量,做好對抗壓力的準備。 但是當我們不透過自衛或逃跑來耗盡這些能量時,多餘的能量就會留在我們體內,而抖腿則是釋放這些能量的一種方式。 換句話說,抖腿像是個大腦用來欺騙自己的假動作,既然屁股還需要老老實實地坐在椅子上,那就勉為其難地透過抖腿來發洩一下多餘的精力吧。

感到無聊的時候也會抖腿。 有研究表明,當思維開始神遊時,身體也會跟著“開小差”,搞搞小動作。 這或許是因為無聊會給人帶來焦躁和挫敗感,使壓力荷爾蒙積累,而抖腿、玩頭髮及轉筆等肢體動作有助於壓力的釋放。 不過要注意的是,長期重複這些行為就會形成固定的習慣,這時如果強迫糾正的話,反而會加重煩躁感。 譬如一個人平常就有抖腿的習慣,在參加重要面試時刻意去提醒自己不要去抖腿,就可能會變得坐立難安,甚至搞糟整場面試。

除了焦躁狀態下會抖腿,在聽喜歡的音樂時,人們也會不自覺地跟著旋律的節奏抖腿。 這是因為音樂是一種特殊的感官刺激,會在人們無意識的狀態下啟動肢體動作。 此外,挪威奧斯陸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隨著音樂的節奏有規律的抖腿能幫助大腦更好的理解音樂。

抖腿很舒服,或能改善久坐的危害

抖腿不僅是一種非常自然的行為,而且透過抖腿,大腦會分泌多巴胺等與愉悅情緒相關的激素,產生「爽」的感覺。

但或許有人會擔憂,抖腿是否會造成健康危害? 其實,適當地透過類似抖腿的動作活動一下肌肉,反而可能緩解久坐帶來的傷害。

密蘇里大學的研究人員曾招募了11名志願者,利用超音波和血壓檢測袖套測量出正常情況下每人腿部主要動脈的血流量。 然後要求志工們在桌子前靜坐三個小時,這段期間保持一條腿絕對靜止,而另一條腿則需要不時抖動(抖1分鐘,靜止4分鐘)。 結果發現,和初始值相比,靜止不動的腿的血流量顯著降低;而不時抖動的腿,血流量是增⻓的。

另一項來自休士頓大學的研究發現,久坐人群如果有效鍛鍊小腿上的比目魚肌,也能提高肌肉代謝水平,甚至可以改善血糖和血脂。 這種訓練比目魚肌的方式和抖腿非常相似,即:保持坐姿,雙腳先處於放鬆狀態,然後提起後腳跟,腳趾保持著地,當後腳跟提到極限、比目魚肌肉有明顯的拉伸感後 ,後腳跟再落回地面。

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兩組研究的樣本數都較小,只能提供有限的參考價值。 而且要完全避免久坐造成的健康損害,最好的方法還是站起來活動一下。

總的來說,抖腿這個小動作雖然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對身心有益,但需要注意姿勢和場合,畢竟頻繁的抖腿是在用身體語言表達煩躁,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 所以,與其養成抖腿的習慣,不如轉而學習科學的放鬆方法。

病理性的抖腿,需謹慎對待

雖然生理性的抖腿除了文化上的不禮貌以外基本上無傷大雅,但病理性的抖腿與某些疾病相關,需要謹慎辨認,以便儘早治療。

臨床上最典型的腿部抖動的疾病是不寧腿綜合徵,這是一種感覺運動障礙,簡單來說,就是患者會在安靜狀態下感覺雙下肢出現難以形容的感覺異常和不適,需不斷 地抖一抖,或敲打幾下,才能減輕痛苦。 此疾病最大的特徵就是夜間休息時會加重。

抖腿也是孤獨症患者的常見自刺激行為(Self-stimulatory behavior)。 孤獨症患者經常會對外界的噪音或燈光感到焦灼、不知所措,包括抖腿、搓手、咬手指等在內的自刺激行為可以幫助他們分散注意力,平復情緒,恢復對身體的控制感 。 與之類似,過動症以及焦慮症患者也常出現抖腿行為,以應對焦慮,集中註意力。

相關標籤
Facebook文章評論
推薦閱讀
A white pill on a blue background
VOCO 提供您語音新聞的新選擇,同時賺取金幣、兌換商品

VOCO News 向世界傳播各種新聞,包括時事、體育、娛樂、社區新聞和專業出版物,觀眾可以通過他們的視角更好地了解世界。

Newsletter

Sign up to our newsletter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